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启动“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的通知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4-30 16:56:04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各地级及以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地级及以上市广播电视台(集团),广东省网络视听新媒体协会,各持证(备案、登记)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广电办发〔2025〕1号)和《推动广东省网络微短剧健康繁荣发展工作举措》(粤广电网〔2024〕45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微短剧传播快、受众广、形式活的优势,以“微短剧+”“+微短剧”促进品牌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现启动“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

  品牌是企业、产品或地域文化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独特形象和价值认知,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微短剧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兴文艺形态,为品牌提供了创新的传播方式,而品牌则为微短剧注入了商业价值和内容深度,二者之间能实现内容与载体的结合、情感与认知的连接、传播与触达的协同、创新与互动的融合。“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是落实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省广电局今年推动微短剧向规范化、精品化、产业化创新发展的重点发力方向,现就该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引导创作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质量品牌微短剧,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忠诚度,搭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生动有效的互动桥梁,推动广东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打造“技术+内容+产业+品牌”四位一体的文化传播新模式,实现微短剧内容传播与品牌价值传递的深度融合,力争实现“三个一”的预期效果:

  培育一批精品范例:深入挖掘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特色题材,每年组织创作并推出一批具有引领作用和创新价值、展现广东特色和品牌魅力、品效合一的优质微短剧。

  激活一批特色品牌:鼓励各地级以上市结合区域特色打造差异化微短剧传播矩阵,形成“一市一主题、一县(区)一品牌、一剧一亮点”的传播格局,推动品牌与各地产业链深度结合,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构建一套长效机制:依托《“中国(广东)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重点项目,推动打造“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谷”、智慧视听和数字文旅产业(广州)发展研究院,形成“前沿业态规划—品牌选题储备—创作人才支撑—传播资源赋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适应新时代的广电视听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内容

  (一)活动主题:“讲好品牌故事,微聚湾区力量”。按照“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创作思路,重点指导创作一批讲述新时代、新业态、全产业链品牌创新发展的优质微短剧。

  (二)创作方向

  1.“百千万工程”品牌:聚焦“百千万工程”中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等核心领域,围绕广东特色农业品牌、制造业标杆、文旅融合项目等,展现“百千万工程”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生态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突出广东“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彰显“三农”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品牌驱动产业转型、文旅品牌激活县域经济的典型案例。

  2.新兴科技品牌:聚焦广东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先领域创新主体,展示其研发创新科技成果中的拼搏精神以及对未来科技生活的探索,彰显广东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前沿地位与创新实力,展现智能科技赋能城市升级、数字技术重塑产业生态的变革实践。

  3.特色制造业品牌:聚焦广东传统制造业和新兴品牌领域,通过微短剧生动诠释“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的发展格局,展现广东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典型案例。

  4.传统老字号品牌: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品牌的匠心传承,挖掘品牌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其匠心工艺、独特配方以及品牌背后的动人故事,让“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构建传统品牌年轻化表达新范式。

  5.岭南文化特色品牌: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文化产业,展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发展,通过岭南文化符号的视听化表达构建精神共鸣场域,推动产业集群价值与地域文化IP的共融共生。

  6.其他特色品牌。聚焦广东优势产业集群,如国潮美妆、时尚潮玩、休闲康养等品牌,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业升级路径,通过微短剧打造“品牌故事+文化共鸣+沉浸式种草”的流量转化链路。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省广电局将依托广电总局“微短剧+”主题作品征集及各类推优活动,以“广东省原创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库”和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专项资金项目为抓手,对优秀作品给予创作指导和资金扶持,在备案立项、内容审查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并优先协调平台予以算法流量支持。

  (二)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广电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各地党委政府支持,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宣传、网信、发改、科技、工信、农业、商务、文广旅体、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结合各地优势产业、特色行业和知名品牌,推动“微短剧+品牌”的深度融合。

  (三)构建良好生态。鼓励品牌方、制作方、广告方通力合作,以品牌微短剧赋能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生态,推动品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支持各地依托“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谷”建设,积极打造相关微短剧拍摄基地(园区)。鼓励各地深化与影视传媒类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强对微短剧编剧人才的培育引进,聚焦微短剧产业链各环节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守正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提升品牌微短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避免内容、题材的同质化。鼓励创新表达方式,运用AR/VR/XR、AIGC等新技术赋能内容创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互动式、沉浸式的场景体验。

  (二)加强风险防控。要严格落实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管理制度,合规办理备案立项、内容审查等流程,特殊题材要按有关协审工作机制落实。要注重维护品牌公信力,严厉打击盗版、数据造假、虚假宣传、“蹭流量低质剧”等行为。要注重口碑效应、坚持质量优先,建立品牌负面舆情应急响应机制,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禁止“假冒伪劣”产品和问题企业借微短剧作正面宣传。

  (三)深化协同联动。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项目发展,注重引导资源向县域品牌微短剧创作倾斜。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品牌方、制作方、广告方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微短剧创作、生产、传播、推广等产业链各环节协同联动。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

  2025年4月30日

  (联系人:谭志宇,联系电话:020—61228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