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动态信息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

新型视听平台助力优质内容“破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发布时间:2023-04-21 15:46:1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共创主流舆论新格局——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高校、媒体的专家和代表围绕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视听平台传播特性、融媒创新典型案例等议题展开探讨。

  深度融合

  媒体应当做价值媒介

  今年是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的第十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表示,面向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筑主流舆论新格局,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思考破题:一是要理解和把握好人与技术的关系,充分认识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在创造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的消费习惯、文化习惯及思维方式;二是要建立和强化共同体意识,要锚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秉持全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三是要健全完善适应全媒体传播的人才培养及配套体系,依托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注重跨学科、跨文化、跨媒介的能力培养与提升,打造一支有思想、有知识、有素养、有境界的新型传媒人才队伍。

  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看来,步入媒体融合下半场,媒体应当做价值媒介。“对整个传播格局来进行规则的框定,为弱势者赋能,为强势者立规,为创新者支持,为整个传播格局的健康发展形成动态的协调者、运维者、平衡者这样的角色。”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认为,媒体深度融合不仅需要从技术突破、内容创新、人才培养等层面进行考虑,更需要探索媒体生态的平衡与建构,向着平台化、生态化、人本化、社会化发展的媒体持续深度融合,建构全面立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多元且日常化地参与社会现代化治理和文明建设。

  深入理解

  视听新媒体迈向“可及性”

  针对当下视听新媒体的火热,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表示,视听新媒体的“可见性”极大地激活了社会的创造力,也为“媒介的融合”及“融合的媒介”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式。而对于构建深度融合的新生态来讲,仅有“可见性”是不够的,应该从“可见性”迈向“可及性”。要实现信息服务的易得性、便利性以及与服务需求之间的资源适配性,要在渠道可及、技术可及、内容可及、资源可及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可及。“美好的融合新生态必须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同协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可及性’,让主流价值可感、可触、可入人心。”

  如何深入理解视听新媒体的“可及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表示,这包括空间、渠道及内容三方面,其中可及空间,解决的是大与小的问题,传播应该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先触达先可及,可及之后再向周边的周边不断延伸;可及渠道,解决的是快与慢的问题,渠道不是越大越好,不是级别越高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及内容,解决的是优与劣的问题,这就需要内容与用户强关联,这样才能形成关注,从而有效解决用户关切的问题。

  而针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媒体融合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孪生世界和虚拟世界带来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晓科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处理:一是实现传媒与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建设集约化3D时空数字孪生技术平台;二是基于数字孪生基础平台管控,实现主流价值观对孪生媒体的主导;三是赋予融媒孪生媒介特许经营权,主导构建文化产业新生态;四是引领孪生媒介文化传媒领域创新,取得科技创新先行优势;五是处理好传媒业务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关系,以及职能边界的相互协调。

  深化探索

  视频号实践新可能

  本次会议发布的《共绘美好视听新生态:新型视听平台助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指出,视频号作为2020年才进入视听行业的新入局者,涵盖了短视频、中长视频、直播等多种传播形态,并带来了与既往弱社交形态所不同的新特点、新潜力,使得优质内容能够基于“熟人社交”持续放大,同时具有打通公私域流量的内在优势,借助“社交+兴趣”的推荐机制不断“破圈”,为信息服务的全面可及、全域可及提供了新经验、新可能。

  结合视频号探索实践,与会媒体代表分享各自经验。

  今年年初,央视新闻联合微信发起“全球日出·追光2023”视频号直播活动,通过门票分享、朋友圈晒图、红包预热等方式,吸引用户踊跃互动。在一系列绝美日出、地标打卡、暖心故事等内容的加持下,直播收获了数千万人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伟发言说:“只有媒体和平台各自拿出最优势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才是媒体高质量发展的开端,才能实现媒体深层次融合的目标。”

  《人民日报》新媒体不止在对重大事件上的新闻报道和视频内容让读者记忆犹新,很多小而美的暖心温情故事也经常产生爆款。对此,人民日报视频号运营负责人刘杰表示:“细微之处的感动能够获得大量关注,令人感动的瞬间也能激发用户的共情。”

  以《新京报》的融媒实践探索为例,新京报社平台运营部总监贾一鸣认为,视频号“社交+兴趣”的推荐机制,利好媒体优质内容传播,利于IP化探索和布局。“有些不错的记者,我们希望他自己能有一个单独的栏目,未来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视频号未来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建议,要开辟不同于传统电视新闻和当下流行的轻量化短视频新闻的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需要探索“重”新闻的表达;要利用直播营造新的公共空间,通过直播开设更多大众的或小众的“剧场”,同时通过直播呈现更多的新闻现场;要把专业含量高的知识生产和一般的泛知识生产区分开来,激活更多专家学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