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动态信息

国际司提出广播影视对外交流合作“四个着力”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发布时间:2019-05-31 10:18:21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导语:5月28日,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启用暨文化出口基地重要项目落地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此次发布会以“文明互鉴,合作共享”为主题,由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指导,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管委会主办,近400位相关领导、国际合作伙伴和媒体嘉宾参会。

  中国广播影视对外交流合作的“四个着力”

  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闫成胜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繁荣影视创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搭建了重要平台,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下功夫

  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闫成胜

  一是致力精品创作,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围绕“产业化”“国际化”的主题,聚焦内容创作,努力推出传承民族文化、讴歌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为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是拓展传播渠道,深化文明互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发展,媒介环境和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积极探索推动中国影视内容和文化元素走出去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营销与联合制作,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促进民心相通做出不懈努力。

  三是加强人才培育,建设人才高地。希望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国际传媒领域顶尖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大对内容创作、市场营销等专门人才的培养,为推动中国影视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加强政企互动,推动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理念和制度创新息息相关,也是政府与企业密切配合,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愿与有关各方一道,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广播电视业繁荣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家级影视产业合作区正式启用

  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是中宣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部委共同命名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正式启用后,将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生产和出口产品译制的重要平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中国影视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合作区园区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业态包括国际文创企业总部、创意创作空间、大师名家工作室、主题商业中心、影视培训中心、多功能剧场、衍生品研发展示中心等。这一国家级影视产业合作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国际影视合作重开新征程,国际文化走出去再启新窗口。

  

  文化出口基地重要项目落地发布

  在当天的文化出口基地重要项目落地发布环节, “一带一路”国际影视人才新一轮高质量培养计划、中国中小影视企业出口支持计划等项目进行了现场发布。

  这些落地项目充分体现了合作区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愿景,合作区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规模的影视出口平台,以打造享誉国际的华流梦工场为愿景。合作区倡议成立了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得到了国家、浙江省、杭州市等各级大力支持,包括北京京都世纪、爱奇艺、大唐辉煌、华谊兄弟、克顿传媒、新文化传媒、华策影视等国内龙头影视企业共同加入。

  在发布会上,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文化出口、国内外交流合作伙伴的签约仪式也在发布会现场举行,英国Endemol Shine、法国Dailymotion、中华广播电视同业公会、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华策集团、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影视联盟、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浙江图书馆、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全球影视文化行业领军企业和机构成功进行合作签约。中外行业巨头的强强联合,必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国际合作,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文化交流,以切实的行动为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作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华策集团已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华策始终践行“华流改变世界,华策创造未来”的使命,积极开展海外合作。

  筹备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

  发布会披露了中-阿广电合作论坛筹备情况。今年10月份,将在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举办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论坛,这是浙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文明交流的重要活动。闫成胜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总局也将借助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的有利条件,支持更多的国际培训和交流活动在此地举办。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阿广播电视媒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将构建中阿经贸文化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成为 “一带一路”倡议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