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广东省版权兴业发展纲要(2007-2015)

来源:广东省广播电视局 发布时间:2007-08-24 08:53:00
字体大小: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大力发展版权产业,鼓励作品创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广东产业的升级换代,构建创新型广东,服务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建设,实现全省人民的富裕安康,特制定本发展纲要。

    一、全面推进“版权兴业”是广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版权兴业”,就是以作品的创作开发为核心,以构建版权管理保护体系为基础,以占有和经营作品版权为动力,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推动版权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版权与经济、文化、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趋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攀升。开发、占有和经营版权这种珍稀智力资源的能力,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高能耗、重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智力成果为资源、知识密集型的、处于产业链高端的生产企业。其中以从事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并依靠法律保护而生存发展的版权产业,因版权为产品带来的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优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受到发达国家的竟相青睐,得到快速发展。

    在广东,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快速聚积,经济增长量大质优,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重要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铺开,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凭借强劲的发展后劲和潜力,得到政府重点鼓励和扶持,版权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观念、体制、机制上的种种原因,我省版权产业在作品创作和版权管理、保护、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还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相关企业未能把“版权”摆在经营、发展的核心位置,已有版权尚未实现充分利用,创作潜能和创作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未能形成开发版权、拥有版权、经营版权、保护版权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侵权盗版现象没得到有效遏制,公众特别是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版权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省版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国内许多兄弟省市不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抢占版权产业制高点,使版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捷足先登。面对来自全国追兵的步步紧逼,面对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审视我省版权产业存在的种种不足,要保持和发展我省版权产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尽快采取促进版权产业发展的相应措施。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高度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我省全面推进“版权兴业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保护民族创新精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版权产业要正视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版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开拓以版权保护为重心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版权产业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实施范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繁荣作品创作为动力,以完善企业版权管理保护制度为手段,以实现作品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为目标,全面推进“版权兴业工程”,提高我省版权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我省版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建设创新型广东服务,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到2015年,我省版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作品创作的质量与数量进一步提高,版权管理、保护和运用的能力与水平大大提升,版权创新激励机制全面建立且成效显著,版权管理保护体系和版权贸易体系基本形成,版权社会服务和中介机构基本健全,版权行政管理机构和队伍进一步完善,版权管理与行政执法能力不断加强,版权普法教育成果丰硕,创新型版权管理人才的培养初具规模,全省版权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持续增加,版权产品的出口稳步增长,版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和著名版权产品,建成一批版权产业集群区域、版权兴业强势企业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

    2.具体目标。在全省版权产业界全面推进“版权兴业工程”,突出抓好版权产业集群、版权兴业强势企业、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版权产品的发展与建设,使我省版权产业创作、经营、管理和保护作品的意识、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扶持100个达到“四有”的重点作品的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即企业完全拥有版权(有版权)、产品市场前景好(有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有效益)、属于政府重点鼓励和扶持对象(有政府支持)的作品。

    ──建成20个重点版权产业集群。

    ──在我省核心版权产业和部分版权产业中培育出400—500个“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

    ──从通过考核验收的“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中,择优认定100家“广东省版权兴业强势企业”。

    ──版权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核心版权产业和部分版权产业的产值占我省GDP的7%,版权产业为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逐年增多,版权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长。

    ──企业内部各项版权管理保护制度基本形成,版权社会服务和中介机构基本健全,作品的创作与使用按市场经济规律有序流转。

    ──版权行政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管理队伍不断充实壮大,版权管理与行政执法能力能够满足我省推进“版权兴业工程”的要求。

    ──面向公众的版权法律普及宣传教育成果丰硕,一般社会公众的版权认知率达到70%,全社会基本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版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培养创新型版权管理人才,为版权产业集群、版权兴业强势企业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支高级的职业版权管理人才、版权司法管理人才和版权行政管理人才队伍。

    ──在作品创作和版权管理、保护、运用方面,以及在优化版权产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发展区域性特色版权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我省中心城市和珠三角洲地区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我省东西两翼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山区版权产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实施范围

    1.核心版权产业。指全部经营行为限于对作品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其他客体进行创作、生产、制造、表演、播放、网络传播、展览、发行或者销售的产业。具体包括以下九大领域:从事新闻、文学作品创作、出版、印制、发行等活动的行业;从事音乐、戏剧、歌剧等类作品创作、出版、印刷、复录、发行、表演等活动的行业;从事电影作品的创作、摄制、生产、发行、放映等活动的行业;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放等活动的行业;从事摄影活动的行业;从事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类作品的创作、开发、出版、复制、发行等活动的行业;从事视觉和绘画艺术等类作品的创作、制作、展览、发行等活动的行业;从事广告的设计、制作、代理等活动的行业;从事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的行业等。

    2.部分版权产业。指产业的部分经营行为与作品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其他客体有关,经营活动涉及对作品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其他客体进行创作、生产、制造、表演、播放、网络传播、展览、发行或者销售等,包括与从事服装、纺织品、制鞋、珠宝、造币、(手工)工艺品、家具、家庭用品、陶瓷、玻璃器皿、墙纸、地毯、玩具、游戏用品、建筑、工程设计、调查、室内装修设计、博物馆等活动有关的行业。

    三、工作任务

    (一)总体任务

    坚持“广泛宣传、重点扶持,开发利用、有序流转,专项打击、保障权益”的原则,以扶持作品创作项目、培育版权兴业示范基地、认定版权兴业强势企业和建设版权产业集群为依托,提升我省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和宏观指导能力,整合版权行业协会、相关中介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为版权产业提供服务。我省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借助为企业培训版权管理人员、建立内部版权管理制度、扶持作品原创与开发使用等,引导版权产业强化企业自律,学会获取版权、使用版权、呵护版权,自觉将版权意识和版权保护融入到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经营环节中去,不断提高企业利用版权产品赢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向海外输送版权产品的力度,开拓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大做强版权产业,实现“以版权振兴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我省版权产业规范、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任务

    1.建立健全版权管理机构。帮助、指导版权产业加强企业内部的版权管理工作,落实主管领导,设立工作机构,配置专(兼)职工作人员。

    2.建立和完善版权管理制度。帮助、指导版权产业建立和完善企业版权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聘请专业创作开发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职务作品、法人作品、委托作品等类作品著作权权属管理的规定;收购外来作品的规定;订立作品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的规定;关于自行开发和授权他人开发作品衍生产品的规定;对自创作品进行著作权自愿登记的规定;关于对自创作品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的规定;关于版权产品的市场监管和维权的规定;版权贸易的规定;处理版权纠纷的有关规定;对版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规定;将自创作品数量、自创作品的创作开发和生产经营状况、作品版权保护等纳入企业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的办法;作品创作数量、所创作品产生的经济效益与作品创作者的职称评定、奖励、晋级挂钩的具体办法;鼓励作品创作的政策和办法;建立合同执行跟踪制度和合同归档制度;制定各类著作权合同范本等。

    3.推动实施版权兴业工程。激励作品创作,鼓励开发原创版权产品,着力打造我省知名版权产品。对申请成为“版权产业集群”的区域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的企业,帮助其健全版权管理机制,建立版权工作机构,培训版权管理人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使其在作品创作、利用、保护等方面纳入规范化管理。同时,从版权产业集群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中挑选出优秀企业,重点培育成版权兴业强势企业,使其成为集资金、人才、创新、管理、市场竞争等优势于一身,引领我省版权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我省版权产业构建起有知名的拳头产品、有强势的龙头企业、有赖以发展壮大的产业集群和示范基地、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格局,确保产业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4.开展版权法律知识教育活动。帮助、指导版权产业结合实际,组织企业管理人员、作品创作开发人员及普通员工,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版权法律知识学习活动,培训版权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企业管理者的版权意识。

    5.营造版权保护防御体系。帮助、指导版权产业对拥有版权的作品进行著作权自愿登记,并为减免其作品自愿登记费用提供帮助;指导企业订立著作权使用合同,帮助、指导其办理合同备案手续;指导企业在其产品上印制“版权所有”标识,公开权属信息,方便公众辨认;扶持版权保护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以高科技手段为作品的版权保护增添新的防盗层;指导、协助版权产业应对各类著作权纠纷;鼓励、帮助版权产业建立产品市场督查机制,鼓励、支持其自建维权网络,用法律武器对付著作权侵权行为;对版权产业集群、版权兴业强势企业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的“四有”版权产品给予重点保护,帮助、指导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6.提高控制和支配作品版权的能力。鼓励、资助“四有”作品的创作,提升版权产业集群、版权兴业强势企业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的核心竞争力;指导版权产业掌握订立版权合同的技巧,熟练运用法定许可、合理使用以及充分使用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等原则,为其合法使用他人作品、化解侵权风险提供咨询服务和创造便利条件;协助其全力维护自创作品权益,严把有关合同订立关,明确法人作品、其他组织作品和职务作品、委托作品等各类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确保其依法取得控制作品著作权的权利。

    7.推动作品的开发经营。鼓励、推动版权产业重点抓好 “四有”作品的产业化开发和经营,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产业化;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对版权产业,特别是从事原创的企业在研发新项目、产业化经营、产品出口外销等方面给以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和帮助;对创作开发“四有”新项目的企业,优先纳入政府扶持计划;对版权产业集群给予重点扶持,对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和版权兴业强势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8.制定和运用版权战略。帮助、指导版权产业了解本行业的国际国内发展动态,在编制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原创作品开发力度、完善吸纳外来优秀作品机制、强化已创作品商业化利用、加强著作权保护、应对滥用版权、推动版权产品“走出去”、规范作品许可使用和转让以及利用法律积极维权等各个环节,制定和运用相应的发展战略。

    9.做好版权无形资产的评估。指导、帮助版权产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股票上市、企业重组和兼并、与外商的合资合作等活动中,做好涉及版权的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确认其价值,避免资产流失或造成损失。

    10.加强国内外版权产业发展信息的交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版权产业提供国内外版权产业的发展动态,介绍国内外发展版权产业的先进经验;组织我省版权产业学习、考察版权兴业强势企业、版权产业集群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组织媒体宣传报道我省开展“版权兴业工程”取得的成绩,推广有关成功经验,树立我省版权产业的良好形象,推动和发展我省经济、文化、科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大力促进版权产业的自主创新,将“版权兴业工程”列入视野,摆上议事日程,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版权兴业工程”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把贯彻本纲要、推进“版权兴业工程”、发展版权产业作为提升本地区经济、文化整体实力的重要工作,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在财政、税收、信贷、国有资产处置、政府采购、产品出口等方面对版权产业给予扶持,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以吸引省外与海外金融公司和风险基金投资,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版权产业投资发展体系。建立版权创新奖励制度,激励版权创新,重点资助全省“四有”作品的创作和产业化开发、经营,培育和发展一批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和强势企业,建设版权产业集群,支持“版权兴业工程”的全面推进工作。

    (二)完善管理制度,狠抓责任落实。

    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引导辖区版权产业开展“版权兴业”,加大对各类版权相关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探索建立更加统一、高效的版权管理、服务体制。省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联合省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建立“版权兴业工程”管理制度,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对“版权兴业工程”的实施步骤、成效评价、任务要求、人员配置、资金安排、作品资助等要提出具体要求;对版权产业集群、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版权兴业强势企业要制定具体认定条件;对集群的发展、示范基地的培育、强势企业的扶持要制定可操作的配套优惠政策。省级以下的地方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本地版权产业发展状况,挖掘本地特色版权产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版权兴业工程”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选定重点扶持对象,培育本地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建设版权产业集群,打造版权兴业强势企业,鼓励扶持“四有”作品的创作和产业化经营,推进本地区“版权兴业工程”的全面展开。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狠抓落实,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保证“版权兴业工程”在我省顺利实施。

    (三)加强政府服务,建立公共平台。

    建立全省版权法律专家智囊库和版权律师队伍,为版权产业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持和援助。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版权登记与版权保护相结合,开发版权与版权服务相结合,网上沟通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形式,以“立足珠三角,面向全省,服务全国、沟通海外”为出发点,建立版权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发布版权公告,提供版权服务,传递版权信息,满足版权产业中各个群体对版权信息资源的需求。完善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制度,对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已登记作品,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资助。规范版权流转,促进版权交易,推动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在版权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搭建互惠互利的服务平台,促进双方合作;同时加强不同行业的版权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之间进行战略性合作,建立立体式、高效率、多渠道的版权开发体系,以产品为载体,打造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版权价值,提高版权增值能力,扩大版权增值空间,推动版权产业的集约型增长。

    (四)加强舆论宣传,形成良好氛围。

    各宣传媒体要广泛宣传报道版权保护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加大版权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版权法律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加强著作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版权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版权、保护版权的良好氛围,为我省“版权兴业工程”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加强版权执法,保护合法权益。

    健全省、市、县(区)三级版权行政管理机构,壮大版权行政管理队伍,完善版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使我省各级版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编制能够胜任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版权的重任。建立版权侵权预警机制和区域性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制定有利于保护版权、促进版权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量,不断优化版权法制环境。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和司法机关、公安机关、海关以及工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建立部门间的快速反应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提高协同作战能力,规范版权产品市场秩序,切实保护版权产业的合法权益。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行政执法的优势,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统筹与协调,对版权侵权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同时,加强与公检法机关的合作,建立和完善案件移送程序和向检察机关备案程序。海关要严格监控版权产品的进出口,防止侵犯著作权产品的进出境。人民法院要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统一协调保护的机制,加强版权案件的审理,完善执行工作,严厉打击恶意侵权行为,切实维护著作权人和作品传播者的利益。公安机关要加大对侵犯著作权大案要案的侦破工作,依法追究侵权者的刑事责任。

    (六) 加强行业自律,加快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支持和鼓励版权行业协会、社会管理组织按照版权保护的自身规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支持版权产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强化行业自律,鼓励版权维权团体、中介机构和其他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版权兴业”,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提供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版权培训服务,不断增强版权产业从业人员的版权专业素养和维权意识,提升企业版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扶持、鼓励版权代理机构的发展,加强版权代理机构运作的规范和诚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引导高等学校设置版权相关专业,为广东的司法机关、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版权相关产业、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等培养创新型版权管理人才。鼓励开展版权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版权司法、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的高级职业版权管理人才队伍。完善版权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吸引各方人才投身我省版权产业,为我省的“版权兴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注:本《纲要》中的“版权”与“著作权”为同义语。